南涧果法师赞

气和色庄,襟度洋洋。
雪残春嶂,月午秋江。
峙凌虚金碧兮增飞来小朵之奇观,发昔人幽潜兮来典午咸和之遗芳。
或见或闻,意消心降。
若夫奉己淡薄,接物慈祥。
不泥文字,不堕平常。
此所以为北峰之克家,而于自受用三昧中,合乎性具之宗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涧果法师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篇赞颂佛教高僧的作品。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与元稹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被誉为“诗魔”。

《南涧果法师赞》主要描述了南涧果法师的生平事迹和其修行成就。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赞美了果法师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他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佛教文化的重视和崇拜,以及对高僧们的敬仰之情。

《南涧果法师赞》不仅是一首具有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通过对果法师的赞颂,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对于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