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济冲晦出山次日奉寄

孙绰曾陪支遁游,千年人谓两风流。
羡君慕此乘双屐,结侣还来共一丘。
衣冷雪霜犹未去,兴高云月肯甘收。
耽诗重道皆无比,应敌当时万户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公济冲晦出山次日奉寄》是宋代诗人释契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与古人交流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 孙绰曾陪支遁游,千年人谓两风流。
  • 羡君慕此乘双屐,结侣还来共一丘。
  1. 作品背景
  • 释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出生于藤州谭津(今广西藤县),俗姓李。他七岁出家,十九游方,下江湘,陟衡庐,入吴中,至钱塘。他的生平和创作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诗歌多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古人风骨的敬仰。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公济冲晦出山次日奉寄》通过描述与古人交往的情景,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诗中的“千年人谓两风流”一句,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
  • 情感真挚:诗歌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如“衣冷雪霜犹未去,兴高云月肯甘收”,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中仍坚持寻找知音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

《公济冲晦出山次日奉寄》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趣的作品,更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滋养和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