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祖意问如何,柏树庭前指似他。
射虎不真徒没羽,至今天下有誵讹。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六》,是宋代诗人释心月创作的一组古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该诗:
- 作者介绍:
- 释心月,宋代的诗僧,通过他的诗歌创作,可以窥见当时佛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诗人个人的宗教和哲学思想。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
- 作品内容:
- 本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室内孤灯只自知”,可能表达了诗人在独处的寂寞或沉思中的感受。“一竿丝线两金鱼”,可能是对某种生活或修行方式的比喻,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内心的宁静。
- “昭昭心目色尘里,晃晃色尘心目间”,描述了诗人眼中世界的景象,也隐喻了他对现实与心灵状态的认知。“直下裂开犹是钝,那堪随步万重山”,则表达了一种坚持与挑战的态度,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不放弃。
- “善法堂前探浅深,寒涛平地涌千寻”,这里的“善法堂前”可能指的是修行或精神探索的地方,而“寒涛平地涌千寻”则形象地描绘了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六》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修行等深层次话题的探索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