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里轻轻飏碌砖,衲僧鼻孔一时穿。
掀天笑罢归来矣,打著南边动北边。
闹市中轻轻扬起碌砖,和尚鼻孔一时穿。
掀起天空大笑之后返回,打南边惊动了北边。
注释:闹市:繁华的街市。悠悠:轻盈貌。衲僧:出家人。鼻孔:指鼻子。一刹那:一瞬间。动:惊动。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繁忙的街市上扬起碌砖的情景,同时巧妙地将僧人的动作与街市的喧嚣、行人的表情和动作相联系,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优秀的讽刺诗。
闹里轻轻飏碌砖,衲僧鼻孔一时穿。
掀天笑罢归来矣,打著南边动北边。
闹市中轻轻扬起碌砖,和尚鼻孔一时穿。
掀起天空大笑之后返回,打南边惊动了北边。
注释:闹市:繁华的街市。悠悠:轻盈貌。衲僧:出家人。鼻孔:指鼻子。一刹那:一瞬间。动:惊动。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繁忙的街市上扬起碌砖的情景,同时巧妙地将僧人的动作与街市的喧嚣、行人的表情和动作相联系,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优秀的讽刺诗。
【注释】 1. 布袋赞:以布袋为题材的诗歌。 2. 眼冷千江月:眼中映着千里之远的江水,月光如冰,寒气逼人。 3. 眉横万叠山:眉毛如同万座连绵起伏的山峰一样,横亘在面庞之上。 4. 杖头挑布袋:手持拐杖,头上挑着布袋,形容行者背负重担而行,生活艰辛。 5. 信脚到人间:随意踏步,不拘小节,行走于世间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背负重物、步履匆匆的行者形象。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述
三教图赞 六耳不同谋,相看已漏泄。 都来只三人,证龟却成鳖。 者也之乎,无为寂灭。 养家一般,道路各别。 别不别,掉棒打落天边月。 注释: - "六耳不同谋":意指虽然有六个人,但各自有不同的心思和计划。 - "相看已漏泄":形容彼此之间的观察和了解让对方感到泄露了秘密。 - "都来只三人":指的是这三人组成了一个团体或组织。 - "证龟却成鳖":比喻原本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注释: 一片寒泉劈面来,断崖崄处滑如苔。 举头只么随流水,大士何曾眼豁开。 观流水观音赞 一片寒泉劈面来,断崖崄处滑如苔。 观者看到观音菩萨像的底座是一片寒泉,水流湍急。观音菩萨像位于一个陡峭的悬崖之上,脚下的石头非常滑,仿佛是长满了苔藓。 举头只么随流水,大士何曾眼豁开。 观音菩萨像抬起头只是随着流水漂动,大士的眼睛又怎么会张开呢?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观音菩萨像静默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
【注释】 岩头禅师:唐天台宗僧人。甘贽:姓甘名贽,字国珍,号岩头,浙江人。居士:指在家居士,即俗人。安居:古时僧尼在寺院内居住,称为“安居”。俗舍:世俗的居所,这里指寺院。太无稽:没有根据。黑白分明:比喻是非清楚。类不齐:比喻不相容。谩(màn)向:公然。露针线:喻公开炫耀自己。赚他女子与夫妻:意思是说,岩头禅师公开炫耀自己的学问,欺骗了世人,让世间的女子和男子都成为了他的“夫妻”
【注释】 ①庞居士:指诗人自己。庞:古地名,这里泛指家。居士:佛教对在家信徒的称谓。 ②得便宜:得到好处。落便宜:占便宜。 ③倾尽家珍:把家里所有的珍贵物品都卖了。 ④卖笊篱:卖做捞鱼用的竹制长柄器具。 ⑤聚头:聚集在一起。无结果:没结果。 ⑥翁子:老翁之子。大无知:非常愚蠢。 【赏析】 这是一首借写卖笊篱的故事来讥讽俗人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一句,中间用逗号隔开。 前两句“得便宜是落便宜
【注释】 ①颂古:题咏古代的事物。三十一首:共三十二首,这里指诗的次序编号。 ②二十八:此诗是第二十八篇,即第二十八首。 ③桃花开了杏花开:桃、杏树的花期不同,桃花在春末开,杏花在夏初开,所以此处说“桃花开了杏花开”,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夏天来临,百花凋谢,只剩下了桃、杏花还在盛开。 ④陈陈香风扑鼻来:陈陈:形容香气浓烈。香风:芳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形容香气浓郁,直冲鼻子。 ⑤零落尽随流水去
【注释】 1.四偈:佛教禅宗中用以说明道理或禅机、禅理的短文,每偈四句。此指诗僧惠洪作的《四声本草》。 2.乞儿:乞丐。 3.倾囊:把全部财物都拿出来。 4.寥寥:空旷的样子。 5.堪笑:可笑,不值得一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处世哲学。全篇以“生死到来”为题,抒发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纷繁的认识。 首句“生死到来何抵当”
注释: 1. 颂古四首:作者在《全宋诗》中收录了一组名为《颂古四首》的诗歌,共四句。其中第二句“步步相随蹑去踪”被收录于此。 2. 庵:古代建筑的一种,一般为寺庙、道观等,供人居住或修行的地方。 3. 来往路相通:指庵周围的道路相互连接,行人可以自由往来。 4. 相随:相互跟随,互相陪伴。 5. 蹑(niè)去踪:蹑,蹑足而行,意为轻手轻脚地行走。去踪,离开原地的痕迹。形容走路时小心翼翼
颂古四首 其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两句写钟声,后两句写僧人。 钟声披起郁多罗,信手拈来不在多。 “郁多罗”是梵文音译,指佛经,这里指佛典。 钟声披起郁多罗,信手拈来不在多。 意思是:钟声响起时,佛经被风吹拂,随风飘散。信手拈来不在多,意谓佛经虽然很多,但是随便一抓就可以得到。 堪笑当年明上座,狼忙驰逐太奔波。 “明上座”指高僧。“狼忙驰逐太奔波”意为
注释:祖图赞,指唐代诗人杜甫。点污人间闲纸墨,祇因五叶一花开,指唐朝的诗风在盛唐时期达到巅峰。看他次第传芳去,总是邯郸学步来,比喻后人学习前人而没有创新,如同邯郸学步,反而失去了本来的特色和风格。 译文:祖图赞,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风在当时达到了巅峰。他的作品犹如繁花盛开,为人间带来了无尽的色彩。然而,后世之人却纷纷模仿他,却失去了自我,如同邯郸学步一般,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风格。 赏析
【注释】 跃出南山:比喻自己奋发有为,不屈于人。鳖鼻蛇:即鳖纹蛇,是一种毒蛇。引他闲汉竞随邪:引诱那些平庸的小人跟着学坏。万人丛里交肩过:指在人群中拥挤着走过。唯是亲儿识得爷:只有自己的儿子才真正了解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庸人的讽刺。“跃出南山”比喻自己奋发有为,不屈于人;“引他闲汉竞随邪”则指出那些平庸的人,只会跟着别人学坏。这两句诗表明诗人不愿与庸人同流合污,而愿意奋发向上。
这首诗是一首咏剑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把宝剑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倾山红炉铁弹圆" 描述了这把宝剑的形状和颜色。红色的铁弹(剑)在红色炉火中烧得圆润光滑,显示出其坚韧与锋利。 "轻轻拨著骨毛寒" 形象地描绘了剑身的质感和触感。轻轻一拨,就能感到那股冷冽的气息。 "红光直透青霄外" 进一步强调了剑的光芒之强烈。它的光芒直冲云霄,似乎要穿透天空。 "塞壑填沟无处安"
注释: 草里伤人血溅流,等闲解著毒蛇头。 在草木丛中伤害他人,鲜血飞溅犹如水流。 炎炎恶风冲天上,赫日光中结蜃楼。 炎热的恶风吹拂天空,太阳照射下形成海市蜃楼。 译文: 在草丛中伤害他人,鲜血飞溅犹如水流,这是毫不在乎的态度。 炎热的恶风从天而降,阳光下形成虚幻的海市蜃楼
释义:家中平常的饭菜并不多,遇到客人就会宽慰并挽留。如果客人曾经饱过,那么他就不会再需要这些饭菜了。 注释:家常茶饭(jiā cháng cān fàn):平常饮食,指家常便饭。遇客(yù kè):遇见客人,此处指主人设宴招待客人。礼数(lǐ shù):礼节规矩。上方(shàng fāng):上宾,尊贵的客人,此处指主人家请来的重要宾客。和盘(hé pán):整盘,全部的意思。呈献(chén
释义:少年宕子喜欢用青玉雕刻,文彩肌肤相映生辉。在繁华的地方只图掩盖世俗眼光,强将赤身露体当作荣耀。 注释: ①颂古三十一首:指《古今乐录》中关于古代乐工的记载。此诗选自其中的“宕子”条。 ②少年宕子:即宕昌王梁弥珍,字僧朗,北魏太武帝时,因避讳改宕氏为姓。 ③雕青:雕刻青色花纹。 ④文彩肌肤相映明:文彩,花纹;肌肤,皮肤。 译文: 少年宕王喜欢用青玉雕刻,文彩肌肤相映生辉
【注释】油丝:形容丝织品。绾:缠绕、系结。金鳞:指鱼的鳞片,比喻龙或鲤鱼。休:停止。 【赏析】《颂古三十一首》为唐德宗贞元年间诗人元稹所作。此诗是该组作品中的第九首。全诗通过描写丝缕随波逐流的飘动状态和对鲤鱼尾曳金钩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 “一片油丝水面浮,随波摇动逐波流。”第一联写丝缕随波逐流的飘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