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门出入每相见,日月由来不识真。
海岳惯游知己少,反身归卧岭头云。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八
介绍
《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八》是宋代释玿所作的一篇诗歌。在这首诗中,玿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
玿以“投子投子,机轮无阻”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机轮在运转时,无论遇到什么阻碍,都能灵活应对的状态。这一比喻不仅展现了事物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也暗喻了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从容不迫。接着,玿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吞还是吐,机轮均能自如转换,不受任何约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倡导,强调了在生活中顺应自然、灵活变通的重要性。玿还通过“要吞即吞,要吐即吐。若还殢齿粘牙,争得超今迈古。”这几句话,深化了他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他主张在面对问题时应采取果断的态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落后于时代。玿的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敏锐洞察。
玿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悟。例如,他用“少年宕子爱雕青,文彩肌肤相映明”来描述年轻时候的志向和追求。这里的“雕青”可能指的是雕刻的青色玉石或其他装饰品,象征着年轻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玿用“闹里祇图遮俗眼,强将赤体以为荣。”来表达人们在喧嚣的环境中,往往会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而盲目自大。这种观点揭示了人们常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略了内在的本质。
玿的作品还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品德。他的诗句往往富含哲理,如“猛虎深藏浅草窠,几回明月入烟萝。”这句诗既描绘了猛虎的威猛,也表达了月光穿透薄雾的景象,寓意深远。玿的这种表达方式,使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共鸣。
玿的《颂古三十一首 其十八》不仅是一首描写机轮运转的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智慧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灵活变通的人生态度。此外,玿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读者在欣赏这部作品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启示和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