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二首 其十二

大洪拂子,非有名,非无名,七费前前本混成。
非有相,非无相,渊而无下高无上。
若论阴阳未兆时,卷舒俱在光明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偈二十二首 其十二》是宋代释子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宇宙的混沌与万物的本源,表达了一种禅宗思想。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大洪拂子,非有名,非无名,七费前前本混成。
    非有相,非无相,渊而无下高无上。
    若论阴阳未兆时,卷舒俱在光明藏。

  2. 诗歌主题:这首诗探讨了万物的起源与本质,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混沌初开,无形无相的状态,随后随着宇宙的演变,显现出各种形态和秩序。诗人通过对比“有”和“无”的概念,指出即使是最微小的存在也蕴含着深邃的力量,这种力量既无形又无所不在。

  3.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大洪拂子”(混沌初生的宇宙或天地初开),“若论阴阳未兆时”,以及“卷舒俱在光明藏”等表达,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的哲学思考空间,引领读者进入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精神探索之中。

释子淳的《偈二十二首 其十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现象的诗歌,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体现。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智慧。《偈二十二首 其十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学成就,也体现了释子淳作为禅师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