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深且幽,好住不肯住。 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 闹浩浩处冷湫湫,冷湫湫处看扬州。 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偈二十七首·其十》是宋朝释绍隆的作品。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成就显著,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禅宗思想,是研究宋代文学和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献。
【译文】 石门幽深又寂静,喜欢居住却不肯。 转身跳入城中隍,回到热闹的地方去。 嘈杂喧闹处清冷宁静,清冷宁静处欣赏扬州。 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注释】 ①偈:梵文音译的汉语音译词,是佛教徒唱念的一种颂赞诗。 ②石门:山名。 ③好住肯住:喜欢和愿意居住。 ④城隍:传说中地府的神祇。 ⑤闹浩浩处冷湫湫:喧嚣繁华处清静冷寂。 ⑥扬州:古郡名,今属江苏省。 ⑦四五百:言多。 ⑧二三千
一滴水,一滴冻,喝下风雷彰大用。 注释:这是一句诗,描绘了水滴在冬天结冰的情景。 译文: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的诗句,通过水滴结冰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冬天景象的描绘,引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诗人用“一杯水”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如水,有时清澈透明,有时浑浊不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得失、悲欢离合都是暂时的,不必过于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