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
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
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山居三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三首其一》是明朝弘道禅师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这首诗的开篇“祖道一丝悬九鼎,提持全仗出群材”,展现了山中道士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们肩负的重大责任。这里不仅强调了道士在道教中的神圣地位,而且反映了弘道对于自己角色的自觉承担。他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更是道德楷模和精神领袖。这种角色定位体现了他在山居生活中的核心价值和使命。
“钟山云气近蓬莱,楼阁重重锦绣堆”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神秘。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绘,更深层次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追求。钟山作为地名,隐喻着道教圣地,而云气、蓬莱等神话元素则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道林再世承恩泽,圜梧当关震法雷”进一步强调了道士在道家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这里的“道林”可能指的是道教的修炼之地或修行场所,而“恩泽”则表明了道士们受到信徒的深厚感激和尊敬。这种宗教仪式感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宗教信仰的严肃性,也展示了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祖道一丝悬九鼎,提持全仗出群材”这一句,通过对比“祖道一丝”和“出群材”,突出了道士们在道教修行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不仅是一种赞美,更是一种对道士们智慧和能力的肯定。同时,这也反映了弘道本人对于道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他在道门中的崇高地位。
《山居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弘道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