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四十五

行不到处说不难,说不到处行不难。
行说难到不难到,拈却门前大案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四十五》是一首由宋朝的释宗杲创作的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歌:

  1. 作者介绍
  • 释宗杲(1089~1163),俗姓奚,临济宗僧人,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
  • 他不仅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1. 诗词原文
    四月十五这公案,七月十五方结绝。即今这里许多人,人人有理难分雪。
    这首偈颂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纷争和矛盾,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方式。在这首诗中,释宗杲以“四月十五这公案”作为比喻,指出即使是最明显的问题,也可能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不清。同时,他提到“七月十五方结绝”,意味着只有到了特定的时间点,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2. 诗词赏析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通过对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 释宗杲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哲学的思考。
  1. 社会背景
  • 在宋朝,佛教与儒家思想交融,释宗杲作为“看话禅”派的开创者,他的诗词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特色和社会氛围。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四十五》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宋代文化与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和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风情及其文化特征,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角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