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庵圭和尚赞

赞叹竹庵也是妙喜,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
赞之者为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如竹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
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赞之骂之徒增话把。
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齿三下,从教渠赞龟打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庵圭和尚赞》是释宗杲的作品。释宗杲,作为一位宋代著名的禅宗大师,其作品《竹庵圭和尚赞》不仅体现了他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一种超脱于世俗赞誉与诋毁的禅意态度。

从诗歌原文来看,作者通过赞扬和辱骂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对竹庵圭和尚的深刻理解。赞之者认为赞美只是外在的评价,而骂之者则认为辱骂也是洞察本性的一种方式。这种观点揭示了赞语和骂语在禅宗中的特殊地位,它们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修行者自我反省的手段。赞语可以让人看到自己的优点,而骂语则可以帮助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竹庵圭和尚赞》还体现了释宗杲对于禅宗实践的深刻见解。他认为,无论是赞颂还是斥责,都无法真正触及到和尚本性的深处。赞颂如同醋瓮里浸湿的人,而斥责则像是浸泡在醋瓮里的人。这种比喻表达了禅宗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哲理,即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虚幻的,不应被过分执着。释宗杲的这种见解,强调了禅宗修行者的悟性,即能够超越表象,直视本质,从而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竹庵圭和尚赞》也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诗歌。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领悟到禅宗的真谛。这首诗的结构紧凑,用词精炼,充满了禅机和哲理,是禅宗文学中的佳作之一。

《竹庵圭和尚赞》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诗歌,它还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禅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感受到禅宗独特的哲学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