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岘山图三绝 其一

不见轻裘快马归,遥怜暮雨湿公衣。
岘山十里城南路,灯火家家望翠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岘山图三绝其一”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释宝昙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生平:释宝昙,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自幼习章句业,后弃家从师游历四方,最后出世并定居四明仗锡山。他的诗文作品在宋代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

  2. 诗歌原文:不见轻裘快马归,遥怜暮雨湿公衣。岘山十里城南路,灯火家家望翠微。

  3. 诗歌解析:“不见轻裘快马归”描写了诗人看到归来的行人身着轻便的裘衣,骑着快马,而自己却只能远观,无法与之相见。这里的“轻裘”与“快马”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4. 社会背景:“遥怜暮雨湿公衣”表达了对一位官员在暮雨中仍坚持工作、不畏风雨的形象的同情与赞美。

  5. 自然景观:“岘山十里城南路”描绘了诗人站在岘山上远望的景象,岘山位于当时的城市南部,周围被繁华的街巷环绕,而诗人则站在高处俯瞰着这一切。

  6. 生活气息:“灯火家家望翠微”则展现了夜晚的城市景象,万家灯火映照着远处的青山,象征着繁荣和宁静。

《题岘山图三绝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欣赏的诗词,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