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费恭父

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
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
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
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
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
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
就中行李愁僮奴,一束诗稿牛腰粗。
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费恭父》是宋朝诗人释宝昙的一首古诗词。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送费恭父》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送费恭父》的作者是宋朝著名诗人释宝昙。释宝昙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其诗歌作品在当时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2. 诗作原文: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
  3. 诗作赏析:释宝昙的这首《送费恭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古代文学中的瑰宝。诗句“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形象地描绘了费恭父携带的珍贵书籍,而“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则透露出作者对朋友忠诚无私品质的赞赏和理解。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意,通过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寄托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未来重逢的愿望。
  4. 诗作背景:《送费恭父》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呈现出勃勃生机。释宝昙作为当时的文人,身处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送费恭父》就是其中之一。
  5. 文化影响:释宝昙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其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6. 鉴赏建议:读者在阅读《送费恭父》时,可以通过对其语言、意境、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同时,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以及个人感悟,可以更全面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送费恭父》不仅是释宝昙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