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
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
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
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
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
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
就中行李愁僮奴,一束诗稿牛腰粗。
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

【注释】

担头:肩头,比喻为官。蜀货:四川的货物。锱铢:古代称一两为一锱,五两为一铢,故以锱铢表示极小的数量。先君书:指先父的书简。败:指失败、挫折。乃翁事:您老人家的事。报与不报:报答与否。君何须:你何必在意。渥洼:水坑。新生驹:刚生出的幼驹。黄金羁勒:用黄金装饰的马缰绳。西风:秋风。千里饱刍秣:使马在千里之外也能吃饱草料。养此汗血倾京都:养好了这匹汗血宝马,可以献献给朝廷。北山瓜芋区(yú):北山坡的瓜芋地。君来饮水同饭蔬:请您来时,就和我们一道喝泉水吃菜。明朝笑出白云去:明天早晨,我将在白云中离去。我恐尘土粘君须:“我”恐怕尘土会沾染您的胡须。

【赏析】

《送费恭父》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以骏马自喻,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可分为三层:首联写骏马的来历;颔联写骏马的性情;颈联写骏马的功用。这首诗通过咏物寄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祖国的壮志凌云的豪情。

首联“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写费氏父子的行囊中装满了珍贵的蜀地货物,以及先父遗留下来的书信。蜀货指的是四川的特产——蜀锦,蜀锦质地精良,色彩艳丽,被誉为“天下之丝”。先君书,则是指费氏家族珍藏的家谱和家训等文献资料。这两句诗既点明了费氏家族的显赫背景,又暗示了他们肩负着先祖的期望和使命,因此才不惜重金,将珍贵的蜀货和家传之物全部带上,以示对先人事业的继承和传承。

颔联“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则进一步揭示了费氏父子对于先祖遗愿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能够保持家族的荣誉和地位,即使面对困境或挫折,也无需过分担忧或自责。这种豁达的心态,既是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也是对自己责任和担当的明确认识。同时,也反映了费氏家族在面对挑战时的一种从容和淡定,以及他们对于成败得失的超然态度。

颈联“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渥洼之地,意味着一片肥沃的土地;新生的驹,则是指一匹刚刚出生的小马。这两句诗通过对新生小马的赞美,寓意着费氏家族的年轻一代必将继承先辈的事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而黄金羁勒,虽然代表着尊贵和荣耀,但对于费家来说,却显得多余。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将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国家服务。这里的比喻手法新颖独特,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尾联“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则进一步展现了费氏家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西风千里,意味着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饱刍秣,则是指他们的马匹经过长途跋涉后仍能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这些因素都使得费氏家族得以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们所饲养的汗血宝马,更是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和骄傲。

尾联“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则是诗人邀请费氏父子到自己家中做客的场景描写。这里既表明了诗人对他们的尊重和友好之情,也透露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瓜芋区”这一意象,既展现了北方山区的富饶美丽,又烘托出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末联“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祝愿。在这里,诗人希望费氏父子在为国家效力的同时,也能够保持一颗纯净无瑕的心灵。而他们也应当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细腻,不仅展示了费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崇高精神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