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
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与易表里,九师三传俱亡羊。
人言夫子身九尺,我谓椽笔聊相当。
斯文岂不妙一世,如御琴瑟思更张。
大夫人今八十六,百拜上赐千秋觞。
朱幡皂盖映华发,鼓舞万籁为笙簧。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表达了对楼尚书的赞赏。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
九关,指朝廷中的九个重要的关卡或机构,这里指的是朝中的重要部门。视荒荒,形容楼尚书在朝廷中的地位重要,无人能与之匹敌。鹓鹭,古代的一种鸟类,这里比喻楼尚书像鹓鹭一样高贵而受人尊敬。津梁,指渡口或桥梁,这里比喻楼尚书能够引领人们过河或通过难关。
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
刚风,指强劲的风,这里比喻楼尚书的才华和能力。九万里,形容楼尚书的才能和能力非常出色,能够影响整个天下。我岂无因来帝旁,意思是说我为何没有机会来到皇帝身边效力?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君看玉皇香案上,意思是说君王的面前摆放着珍贵的香案,上面写着各种重要的文件。臣有抹月批云章,意思是说臣下也有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能够批阅和处理这些重要的文件。
春秋自与易表里,九师三传俱亡羊。
春秋、易,古代两部重要的经典文献,在这里用来比喻楼尚书的智慧和才学。九师三传,是指古代的三种重要的经典著作,分别是《尚书》、《礼记》、《易经》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亡羊,意思是丢失了羊群,比喻失去了重要的人才或是智慧。
人言夫子身九尺,我谓椽笔聊相当。
人言夫子身九尺,意思是有人说您的身体高达九尺,这里用来形容你的身高非常高。我谓椽笔聊相当,意思是我认为你就像椽木一样高大,只是用笔书写罢了。
斯文岂不妙一世,如御琴瑟思更张。
斯文,这里指的是文化和知识,妙世,意思是非常出色,超过了当时的水平。如御琴瑟思更张,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像驾驭琴瑟一样巧妙地运用文化知识和智慧,就能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
大夫人今八十六,百拜上赐千秋觞。
大夫人,这里可能是指楼尚书的母亲,或者是指他的母亲曾经是夫人的身份。八十六,意思是八十六年。百拜上赐千秋觞,意思是说楼尚书的母亲已经八十六年高龄了,他恭敬地送上了祝福。
朱幡皂盖映华发,鼓舞万籁为笙簧。
朱幡皂盖,这里可能是指楼尚书的官职或地位,或者是他使用的官服的颜色。华发,意思是花白的头发。鼓舞万籁为笙簧,意思是说楼尚书的存在就像是一支笙簧一样,能够鼓舞人们的心声和情绪,使得整个环境都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如闻民病思药石,意思是如果能够听到百姓们生病时渴望良药和治疗的声音,那么他们一定会忍受饥饿,因为没有稻米和谷物可以食用。可忍岁饥无稻粱,意思是说即使忍受了一年的食物短缺,也没有粮食可供食用。
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
意思是行走或行动。不待勤报政,意思是不需要等待报告或汇报政治事务。会有诏书来未央,意思是说不久之后就会有诏书来到京城,让官员们前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