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熨冰纨,弄趁春昼晴。
东风有底急,不容縠纹平。
堤回柳阴直,鸥鹭时合并。
无端棹讴发,惊飞度微明。
山固以画胜,湖应以诗鸣。
云烟小润色,草木同欣荣。
忆昔二妙俱,中有五字城。
打门看修竹,拄杖时一横。
鳞差几飞观,幽花亦多情。
老眼眩金碧,何年费经营。
应怜处士家,鹤亦太瘦生。
临风一长啸,荒田绝人耕。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林景熙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
次韵孙季和知县游西湖
何人熨冰纨,弄趁春昼晴。
东风有底急,不容縠纹平。
堤回柳阴直,鸥鹭时合并。
无端棹讴发,惊飞度微明。
山固以画胜,湖应以诗鸣。
云烟小润色,草木同欣荣。
忆昔二妙俱,中有五字城。
打门看修竹,拄杖时一横。
鳞差几飞观,幽花亦多情。
老眼眩金碧,何年费经营。
应怜处士家,鹤亦太瘦生。
临风一长啸,荒田绝人耕。
下面逐句翻译并分析:
- 何人熨冰纨,弄趁春昼晴。
- “何人熨冰纨”:形容湖面像被熨斗烫过的丝绸一样平滑。”熨”在这里是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湖面如镜般清澈。”弄趁春昼晴”:趁着春季晴朗的日子,与好友一同游玩。
- 东风有底急,不容縠纹平。
- “东风有底急”:东风来得特别急快。”縠纹”指细薄的皱纹,这里用来形容湖面波纹细腻而美丽。”不容縠纹平”:湖面上的波纹不允许变得平整。这句话表达了春天湖面的活力,波光粼粼,生机勃勃。
- 堤回柳阴直,鸥鹭时合并。
- “堤回柳阴直”:堤岸上柳树的影子笔直。”鸥鹭时合并”:鸥鹭时而聚合在一起。这句描绘了春日里,湖边鸟儿们和睦相处的景象。
- 无端棹讴发,惊飞度微明。
- “无端棹讴发”:没有理由(为什么)划船的人开始唱歌了。”惊飞度微明”:歌声惊动了飞鸟,它们飞过水面留下细微的波纹。这两句描绘了春日里人们游玩时的欢乐场景,同时也表现了自然之美。
- 山固以画胜,湖应以诗鸣。
- “山固以画胜”:山固然以绘画著称。”湖应以诗鸣”:湖则以诗的吟唱闻名。这句话强调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以及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 云烟小润色,草木同欣荣。
- “云烟小润色”:天空中的云烟增添了画面的色彩。”草木同欣荣”:草木都感到欣欣向荣。这里的”草木”指的是自然中的万物,包括植物、动物等。
- 忆昔二妙俱,中有五字城。
- “忆昔二妙俱”:回忆过去两个美妙的事情同时发生。”中有五字城”:其中包含了五个字的城市。这里的“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名或建筑,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 打门看修竹,拄杖时一横。
- “打门看修竹”:敲着门去观赏竹子的修长挺拔。”拄杖时一横”:拄着拐杖不时地斜着身子行走。这句话描绘了一位老者游览山水时的情景,他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也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 鳞差几飞观,幽花亦多情。
- “鳞差几飞观”:像鱼鳞一样错落有致的楼阁飞檐。”幽花亦多情”:那些幽静的花也显得非常迷人。这两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和景物相互交织的美景。
- 老眼眩金碧,何年费经营。
- “老眼眩金碧”:年迈的双眼被金光闪烁的美丽所迷倒。”何年费经营”:何时才能耗尽心血来营造这样的美景?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的热爱和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应怜处士家,鹤亦太瘦生。
- “应怜处士家”:应该可怜那些隐居不仕的人。”鹤亦太瘦生”:连鹤也因为太瘦而显得有些凄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 临风一长啸,荒田绝人耕。
- “临风一长啸”:面对风声长啸一声。”荒田绝人耕”:荒凉的田地没有人耕种。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诗人在风中长啸,而周围的田地却无人照料,表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林景熙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熨”、“弄”、“迎”、“急”、“吹”、“惊”等,将春天的气息和湖面的波纹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