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诗以名盖先作读书林后为此州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仰韩堂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辙为其祖父苏洵的书房所作的一篇碑志文。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晚号东翁,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政治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一生著书甚丰,有《嘉佑集》、《经进奏议》、《古史》、《洪范论》、《六国论》等传世。其弟苏轼和其子苏辙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在《仰韩堂记》中详细记述了祖父苏洵晚年读书、作文的生活环境及学习情况。他提到:苏洵曾居住在“退之阳山”,并在此地创作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歌被命名为《退之阳山诗》,并以此命名他的书房。此外,文章还提及了苏洵在读书林之后建立此书房的原因和动机。

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苏洵的生活和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和文人对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投入。它为我们理解宋代的文化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