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其二十一

忙处须闲淡处浓,世情疏后道情通。
了然得旨青冥外,兀尔虚心罔象中。
泉细石根飞不尽,云蒙山脚出无穷。
樵夫钓客虽闲散,未必真栖与我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诗 其二十一》是宋代释延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山居诗 其二十一》的作者是宋代的释延寿。释延寿不仅是一位佛教僧侣,还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的生平和事迹不详,但从他留下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其生活与思想状态。释延寿的诗歌多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智慧,这与他作为一个僧人的生活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 诗词原文:忙处须闲淡处浓,世情疏后道情通。了然得旨青冥外,兀尔虚心罔象中。泉细石根飞不尽,云濛。
  3. 诗句解析:在这首简短的五言绝句中,释延寿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他的隐居生活及其感悟。”忙处须闲淡处浓”表达了一种对于忙碌生活的淡然态度,而”世情疏后道情通”则反映出诗人在远离世俗喧嚣后,更能领悟到道家的自然之道。”了然得旨青冥外”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理解和追求,而”兀尔虚心罔象中”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最后两句“泉细石根飞不尽,云濛”,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超然。
  4. 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的限制,释延寿的具体生活和创作背景无从考证,但根据其诗歌内容来看,他的诗作很可能反映了宋徽宗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对文人心态的影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释延寿可能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与自然的关系,以此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提升。

《山居诗 其二十一》不仅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通过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宋代社会风貌和禅宗思想的窗口。对于喜爱古代文学及禅宗文化的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