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其四十

遁迹无图匿姓名,万重山后葺茅亭。
随情因事搜新偈,探妙穷微阅古经。
与道交时心绝念,从缘感处物通灵。
应须长远存高节,屹屹乔松老更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诗 其四十》是南宋僧人曹勋所作,收录于《栯堂四十咏》中。该诗通过描绘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展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永明、石屋、中峰诸大老,皆有山居诗,发明自性,响振千古,而兼之乎气格雄浑,句字精工,则栯堂禅师的《山居诗》四十首尤为诸家绝唱。其中被推为“绝唱”的,是元代栯堂禅师的《山居诗》四十首。栯堂禅师,温州人,宋代高僧大慧宗杲的四世法孙,尝驻锡于奉化岳林寺,享寿八十三岁。  
  1. 作者简介
  • 曹勋(1240年—1311年),字公权,别号松隐老人,汉族,北宋济南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曾担任过南宋政府的要职。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流畅。
  1. 诗歌内容分析
  • 对比孙吴:曹勋在诗中以孙吴的权谋与屈贾的才华作对比,表达了乱世中才智之士的无奈和隐士生活的宁静。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
  • 沟中断木:他用“沟中断木”比喻自己的处境,暗示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不失坚韧和希望。同时,用“海上浮槎”暗喻自己的漂泊不定和对未来的向往。
  • 禅意氛围:最后两句以凉夜月和石床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展现,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心灵渴望的一种映射。

《山居诗 其四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曹勋的诗歌风格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