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无图匿姓名,万重山后葺茅亭。
随情因事搜新偈,探妙穷微阅古经。
与道交时心绝念,从缘感处物通灵。
应须长远存高节,屹屹乔松老更青。
诗句释义:
- 山居诗 其四十 - 这是一首诗的第四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隐居山林生活的热爱。
- 遁迹无图匿姓名 - 隐退到深山中,不追求功名利禄,不显露自己的真实姓名。”遁迹”意为隐藏行踪,”无图匿姓名”即指不再追求名誉和地位。
- 万重山后葺茅亭 - 在深深的山里修建了一间小茅屋,”葺茅亭”即指建造或修补茅草亭子。
- 随情因事搜新偈 - 根据个人情感和经历创作新的偈语。”搜新偈”即寻找新的诗歌灵感。
- 探妙穷微阅古经 - 探索深奥的道理,阅读古书以获取智慧。”探妙穷微”意指深入探讨微妙之处,”阅古经”即研究古籍。
- 与道交时心绝念 - 当与道家思想相合时,心灵得到净化,没有杂念。
- 从缘感处物通灵 - 万物都能感受到缘分的影响,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状态。
- 应须长远存高节 - 必须保持高尚的情操,长久地坚持下去。
- 屹屹乔松老更青 - 形容坚韧不拔的松树更加苍翠,比喻人应该像松树一样坚韧,即使年岁已高但依然生机勃勃。
译文:
远离尘嚣,隐于深山,不炫耀名声,只求内心的平和。在重重山峰之后,我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屋,用来栖息。根据个人的感悟和经历,我创作了一些新颖的诗篇,去探寻那些深奥的道理。每当与道家的思想契合时,我的心灵会变得纯净,没有任何杂念。万物都能感知命运之线,与我相连,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状态。为了保持高尚的品质,我必须持之以恒。正如那矗立不动的松树,岁月虽然在其身上留下痕迹,但它依旧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自然、道义和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选择深山中的简朴生活,体现了他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而通过创作诗歌、探究深奥道理的行为,又显示了他对于知识和学问的尊重。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最后,通过对“屹屹乔松”的描述,诗人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品质如何帮助他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和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现了隐逸生活的诗意之作,同时也传达了对于人生哲学和道德理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