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疏冷罩寒门,静见吾宗已绝论。
驱得万途归理窟,更无一事出心源。
烟云忽闭岩前洞,鸡犬时闻岭下村。
放旷本来无别意,免教停海起波痕。
诗句释义:
- 松阴疏冷罩寒门 - 描述松树林荫覆盖着寒冷的大门。
- 静见吾宗已绝论 - 静静地看到自己的学派已经断绝。
- 驱得万途归理窟 - 使得所有道路都回到道理的深处。
- 更无一事出心源 - 再也没有一件事是超出内心的。
- 烟云忽闭岩前洞 - 忽然间,烟雾云雾关闭了岩前的洞穴。
- 鸡犬时闻岭下村 - 时不时可以听到岭下村庄的鸡犬声。
- 放旷本来无别意 - 自由自在本来就是没有其他的意思。
- 免教停海起波痕 - 避免了让海停滞不流产生波纹。
译文:
松树浓密的阴凉覆盖着冰冷的大门,静静地看到我的学派已经完全灭绝。
使得所有的道路都回到道理的深处,再也没有一件事能从内心中生出。
忽然间,烟雾和云雾关闭了岩前洞穴,时不时可以听到岭下村庄的鸡犬声。
自由自在本来就是没有其他的意图,避免让海停止流动产生波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山居诗》中的一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心灵的感悟。诗中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思想。
首句“松阴疏冷罩寒门”,以松树的浓密阴凉覆盖着寒冷的大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静见吾宗已绝论”,表达了作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对自家学说或学派的思考,发现已无人提及,象征着思想的断绝或衰落。
第三句“驱得万途归理窟”,意味着通过内心的引导,所有的事物都能回归到道理或真理之中,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接下来的四句则进一步描述了山居生活中的细节:没有了纷扰,自然的声音(如鸡犬声)也变得清晰可闻;山间的烟雾和云雾仿佛有意识般地封闭了岩前洞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而“放旷本来无别意”则是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无需刻意追求什么,顺其自然即可。
最后两句“免教停海起波痕”,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过于追求或干预自然界的变化而引起不必要的波纹或波澜。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