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观贼,应时克,攀援病,倏然净。
荡念垢兮洗惑尘,显法身兮坚慧命。
如断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终无改。
莹似琉璃含宝月,倏然无寄而无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随处现心光。
万行门中为导首,一切时中称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云卷尽片时间。
贫女室中金顿现,壮士额上珠潜还。
斩痴网,截欲流,大雄威猛更无俦。
能令铁床铜柱冷,顿使魔怨业果休。
和诤讼,成孝义,普现群生诸佛智。
边邪恶慧尽朝宗,蝼蚁鲲鹏齐受记。
偏修定,纯阴烂物刳正命。
若将正慧照禅那,自然万法明如镜。
偏修慧,纯阳枯物成迂滞。
须凭妙定助观门,如月分明除雾翳。
劝等学,莫偏修,从来一体无二头。
似禽两翼飞空界,如车二轮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觉岸,便于业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处无不竟。

定慧相资歌

觉观贼,应时克,攀援病,倏然净。

注释:觉观,指对佛法的觉悟和理解;贼,指烦恼;应时,即随缘而动;克,克服;攀援,指执着;病,指烦恼;倏然,形容非常迅速;净,指清净、解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通过觉察和观照,就能克服烦恼,达到清净的境界。

荡念垢兮洗惑尘,显法身兮坚慧命。

注释:荡念垢,意指消除心中的烦恼和污垢;洗惑尘,意指清除心灵的迷惑和尘埃;显法身,意指显现出佛法的形象;坚慧命,意指坚定自己的智慧和生命。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理念,即通过净化心灵,显现佛法的形象,从而坚定自己的智慧和生命。

如断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终无改。

注释:如断山,意为如同断崖一样陡峭;若停海,意为如同停止的海洋一样广阔;天翻地覆,意为天地翻转;终无改,意为最终都不会改变。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以及佛教中的因果观念,即一切事物都有其因缘果报,无法改变。

莹似琉璃含宝月,倏然无寄而无待。

注释:莹似琉璃,意为晶莹剔透,如同琉璃一般美丽;含宝月,意为蕴含着月亮的光辉;倏然,意为瞬间;无寄,意为没有依赖;而无待,意为无需等待。这句诗描绘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即万物都是空性的,没有固定的依托和等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随处现心光。

注释:般若慧,意为般若的智慧;莫能量,意为不需要去计量;自然随处现心光,意为这种智慧自然地存在于世间各处,能够照亮人心。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般若智慧,即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存在,无需去计量,它自然地存在于世间各处,能够照亮人心。

万行门中为导首,一切时中称法王。

注释:万行门,意为无数的修行方法;为导首,意为作为先导和榜样;一切时中,意为在任何时间;称法王,意为被称为佛法之王。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和地位观念,即无数的修行方法是先导和榜样,而在任何时候,都能被称为佛法之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云卷尽片时间。

注释:竭苦海,意为耗尽痛苦之海;碎邪山,意为粉碎邪恶之山;妄云,意为虚幻的云;卷尽,意为全部消散;片时间,意为短暂的时间。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解脱和毁灭观念,即通过修行,可以耗尽痛苦之海,粉碎邪恶之山,使虚幻的云全部消散,并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解脱的境地。

贫女室中金顿现,壮士额上珠潜还。

注释:贫女室中金顿现,意为贫穷的女子家中突然出现金块;壮士额上珠潜还,意为壮士的额头上的珍珠忽然隐藏起来。这句诗描绘了佛教中的财富观念和修行过程。通过修行,贫困女子的家中会出现金块,而壮士的额头上的珍珠也会忽然消失,象征着修行的过程就是从贫瘠走向富有、从迷茫走向觉醒的过程。

斩痴网,截欲流,大雄威猛更无俦。

注释:斩痴网,意为斩断痴迷之网;截欲流,意为切断欲望之流;大雄,意为伟大的英雄;威猛,意为威武勇猛;更无俦,意为无与伦比。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成果和成就形象。通过修行,人们可以斩断痴迷之网,切断欲望之流,成为一位威武勇猛的伟大英雄。

能令铁床铜柱冷,顿使魔怨业果休。

注释:能令铁床铜柱冷,意为能够让坚硬的铁床铜柱变得寒冷;顿使魔怨业果休,意为顿时让妖魔的怨恨和业力得以解除。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功效。通过修行,人们可以让坚硬的铁床铜柱变得寒冷,同时也能够解除妖魔的怨恨和业力。

和诤讼,成孝义,普现群生诸佛智。

注释:和诤讼,意为调和争执之事;成孝义,意为成就孝顺与正义;普现群生诸佛智,意为普遍显现出众生的佛性和智慧。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成果和教化功能。通过调和争执之事,人们能够成就孝顺与正义;同时,也能够普遍显现出众生的佛性和智慧。

边邪恶慧尽朝宗,蝼蚁鲲鹏齐受记。

注释:边邪恶慧尽朝宗,意为周边邪恶的慧力都汇聚而来;蝼蚁鲲鹏齐受记,意为蝼蚁和鲲鹏都受到记录。这句诗描绘了佛教中的慈悲和教化力量。通过修行,人们的邪恶慧力都会汇聚而来,即使是微小如蝼蚁、巨大如鲲鹏的生灵也都会接受记录。

偏修定,纯阴烂物刳正命。

注释:偏修定,意为偏重于修行定力;纯阴烂物刳正命,意为纯粹依靠阴暗之力来割除自身的命脉。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手段和目的。通过偏重于修行定力,人们可以纯粹依靠阴暗之力来割除自身的命脉;但这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而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

若将正慧照禅那,自然万法明如镜。

注释:若将正慧照禅那,意为如果能将正确的智慧照亮禅那;自然万法明如镜,意为自然地让万物呈现出明亮的镜子般的状态。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境界和真理追求。通过正确地理解和实践佛法的智慧,可以让万物呈现出明亮的镜子般的状态;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境界。

偏修慧,纯阳枯物成迂滞。

注释:偏修慧,意为偏重于修行智慧;纯阳枯物成迂滞,意为纯粹依靠阳光之力来枯死万物;成迂滞,意为形成迂腐的状态。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和个人命运。通过偏重于修行智慧,人们可能会陷入迂腐的状态;而这种修行方法并不是真正的智慧之路。

须凭妙定助观门,如月分明除雾翳。

注释:须凭妙定助观门,意为需要依靠精妙的定力来辅助观察;如月分明除雾翳,意为就像明亮的月光能够驱散云雾一样;除去迷惑。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和目标。通过借助妙定的力量来辅助观察,就像明亮的月光能够驱散云雾一样,人们能够去除内心的迷惑和困扰。

劝等学,莫偏修,从来一体无二头。

注释:劝等学,意为劝诫他人学习佛法;莫偏修,意为不要只注重某一方面的修行;从来一体无二头,意为从来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两个头或两个方向的区别。这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和整体观。劝诫他人学习佛法时,要全面地学习和实践佛法的不同方面;而整个佛法就是一个完整且无二头的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