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业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迹合良图。
冥心难使龙神见,出语须教海岳枯。
云驻庵前疑有意,鸟鸣庭际似相呼。
资持随分安排了,最急应须与道俱。

【注释】

息业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迹合良图。

冥心难使龙神见,出语须教海岳枯。

云驻庵前疑有意,鸟鸣庭际似相呼。

资持随分安排了,最急应须与道俱。

山居诗 其三十七

注释:隐居生活最能使心境平和,保持名声隐藏行踪符合好的意图。

冥思难以让龙王和神灵察觉,说话时必须教大海和高山沉默。

云停留于庵前似乎有深意,鸟儿在庭院中鸣叫像是在相互呼唤。

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就好(不必刻意追求),最要紧的应该是与自然合一。

赏析:

这首诗写隐居生活的情趣。首联说“息业怡神道最孤”,意思是说,隐居的生活最能使人心情愉悦,达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境界。“藏名匿迹合良图”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好处,即通过隐居来达到修身养性、追求理想的目的。

颔联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只有真正懂得隐居的人,才能做到冥思绝虑,不被外界干扰,从而能够更好地接近自然、感受生活。这里的“龙神”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等;而“海岳”则是指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等景观。因此,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赞美那些真正懂得隐居生活的人,他们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寄托,与自然和谐共生。

颈联则是从人与动物的关系来描绘隐居生活的情趣。诗人认为,云停留于庵前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因为它们被这里的气息所吸引;鸟儿在庭院中鸣叫也是因为它们受到了主人的爱护。这种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就好了,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名利和权力地位。最重要的是,最要紧的应该是与自然合一,即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生命。这里的“与道俱”指的是与道家的思想相结合,追求精神上与自然的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感悟。他倡导人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外在功名,而是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文人墨客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