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丛中第一尊,硬将明越作台温。
将头撞破虚空后,又把金针锁细痕。
和扫破庵塔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扫破庵塔其一》是宋代诗僧释心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领悟,也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禅宗的禅意与自然景物完美结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远、富有禅意的艺术作品。
从诗的结构来看,《和扫破庵塔其一》共由两首构成,分别描绘了庵塔的不同状态。每首都以“白”字起头,营造出一种清静而纯净的氛围。第一首以“白”为背景,描绘出一尊在洁白如玉的莲丛中格外显眼的塔,它如同硬朗的明越材质,展现出不凡的气质。这种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洁。第二首则转向描述庵塔被破坏后的状态,用“平林风静坞云轻,一掬寒泉荐客情。”来表现其宁静而淡泊的美,暗示了世事无常和超脱尘世的意味。
从诗歌的内容分析,这两首诗都蕴含着深刻的禅宗哲理。在《和扫破庵塔其一》中,通过描写庵塔在自然中的独立存在及其被破坏后的残影,反映了禅宗中“一切万物皆有定数”“无我”的理念。这种对禅宗教义的体现,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与反思。
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如“白 丛中第一尊”和“又把金针锁细痕”等诗句,诗人不仅塑造了庵塔作为禅宗象征的形象,还借助自然界的元素,如“白莲”、“金针”,进一步表达了禅宗中对于自然法则的理解与尊重。这种将自然与禅宗思想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不仅加深了诗歌的艺术层次,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禅宗的精神内核。
《和扫破庵塔其一》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哲学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为后世留下了关于禅宗美学和自然哲理的宝贵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