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禅玿和尚

闻坐天童上板头,深挑痛扎未应休。
吾门直截无窼臼,家破人亡始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东禅玿和尚》是北宋诗人释怀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释怀深,号慈受,俗姓夏,生于北宋时期。他在十四岁时剃度为僧,并在徽宗崇宁初年,前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他的生涯经历了多位高僧指导与教诲,最终成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的法嗣。
  1. 作品原文
    闻坐天童上板头,深挑痛劄未应休。
    吾门直截无窼臼,家破人亡始自由。

  2. 诗句解析

  • “闻坐天童上板头”:描述了一位修行者在天童山上听闻佛法的场景。天童山作为佛教圣地之一,吸引了众多僧人和信徒前来参拜学习。诗中的“上板头”可能指的是天童山上的某个特定位置,或者是某种修行的象征。
  • “深挑痛劄未应休”: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深深追求和执着。这里的“挑痛劄”可以理解为修行过程中的痛苦与挑战,而“未应休”则表示修行者不会停止追求,直到达到目标。
  • “吾门直截无窼臼”:强调了修行者直接明了的心性,没有任何旁门左道之见。这里的“直截”指的是直接、明确的意思,“无窼臼”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修行者的心性如同没有缝隙的容器,无法容纳杂念。
  • “家破人亡始自由”:反映了修行者在失去家园和亲人后获得自由的感受。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通过修行获得心灵自由的意境。

《寄东禅玿和尚》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宗意味的诗歌,也是释怀深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禅宗文化和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