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九

不是境,亦非心,唤作佛时也陆沈。
个中本自无阶级,切忌无阶级处寻。
总不寻,过尤深,打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一百二十首》是宋朝释怀深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不是境,亦非心,唤作佛时也陆沈。个中本自无阶级,切忌无阶级处寻。总不寻,过尤深,打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

  2.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境界,即“不是境,亦非心”,来表达诗人对于佛理的理解。这里的“境”和“心”都是佛教中的术语,指的是人的意识或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这种境界的本质是一种超脱物质和精神束缚的状态,它既不是纯粹的外在环境,也不是纯粹的内心意识。
  • 在诗句“个中本自无阶级,切忌无阶级处寻。”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的内在特性。他认为,这种境界本身就是平等的、无等级的,不存在任何可以追求或攀比的标准。因此,寻找这种境界的过程就是徒劳无功的,也是不必要的。
  • 在诗句“总不寻,过尤深,打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中,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这种境界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在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束缚后,才能真正领悟到这种境界的价值。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感受。同时,诗歌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也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偈一百二十首》中的《其五十九》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还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