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百十六

不唯禁足,亦乃禁口。
不唯禁口,亦乃禁手。
不唯禁手,亦乃禁心。
禁心不禁口,日日嫌佛丑。
禁口不禁手,累及眉头皱。
禁手不禁心,罪过转弥深。
禁足更禁口,蚁子衔碗走。
禁口更禁手,垂杨生左肘。
禁手更禁心,大地是黄金。
要得一夏安乐,细看两重注脚。
山僧恁么说话,大似不龟手之药。
明珠一颗价难酬,不是知音便暗投。
翻笑药山空费力,水清鱼现不吞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百十六》是宋代著名僧人释怀深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内容: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释怀深,宋朝僧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作为僧侣,他的主要活动应与佛教有关。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日期未给出,但根据作品内容和风格分析,此作品应创作于宋朝时期。
  1. 作品原文
  • 全文翻译:不唯禁足,亦乃禁口。不唯禁口,亦乃禁手。不唯禁手,亦乃禁心。禁心不禁口,日日嫌佛丑。
  1. 文学赏析
  • 语言特点:该诗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 意境营造:通过“不唯禁手,亦乃禁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戒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佛教戒律的反思和对个人修行的探索,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对个人修行的重视。
  1. 艺术特色
  • 比喻手法: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如“禁心不禁口”,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佛教戒律的认同以及对个人修行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宋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偈一百二十首·其一百十六》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这首诗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其艺术性高,有人则认为其思想内容较为保守。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百十六》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佛教戒律的探讨和个人修行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