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

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
伎俩虽不同,总是一般病。
若人识得这般病,衲僧鼻孔都穿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是宋代诗人释大观的作品

《颂古三十首》是一组以佛教禅宗思想为题材的诗歌,每首都描绘了不同的禅学意象或禅宗公案。其中,《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作为其中的一篇,通过简洁的诗句,传达了一种深奥的哲学思考和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揭示了即使是修行方式截然不同的两位禅师,也有着相似的修行障碍和困惑。

首先从诗的字面意思来分析,“一人会上竿”可能象征着一种执着于某种外在形式或技巧的修行方式;而“一人会穿井”则可能指那些专注于内在感悟、不拘泥于外物的修行者。这种对比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路径,同时也暗示了禅宗中常见的关于修行方法和目的的讨论。

从更深层次的文化与哲学背景来看,这首诗反映了禅宗对于修行态度和方法的看法。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反对一切形式的执着和外在形式的追求。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人会上竿”和“一人会穿井”的表述,不仅仅是对修行者的两种不同描述,更是在告诫后人,无论选择哪种修行方式,都应该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对真理的探求。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意象生动,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古代汉语诗歌的独特魅力和禅宗思想的精髓。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也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也是了解宋初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和领悟禅宗的核心思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