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九首 其六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更将何物演真乘,六六元来三十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九首》是宋代释玿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内心的宁静。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玿,即释祖镜,生活在宋朝时期,是一位禅宗僧人。他的诗作通常以禅宗思想为指导,强调心性的修炼和超越世俗的束缚。
  2. 诗句原文:“垦土诛茆作佛宫,栽田博饭与君同。梦中十载因缘尽,又拄乌藤过别峰。临岐一句如何说,此去平分江上月。千里同风事宛然,云山虽别何曾别。”
  3. 诗句解析:第一句“垦土诛茆作佛宫,栽田博饭与君同”,描述了释玿为了建一座佛宫而辛勤劳作,同时也在田地里种植粮食,与朋友们共享。第二句“梦中十载因缘尽,又拄乌藤过别峰”,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未知未来的迷茫或期待。第三句“临岐一句如何说,此去平分江上月”,表达了对于人生旅途中的某个转折点或选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某种掌控感。最后一句“千里同风事宛然,云山虽别何曾别”,则展现了一种宽广的胸怀,即使在面对分离(如云与山)时也未曾感到真正的分别。
  4. 创作背景:《偈九首》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当时释玿已离世多年,他的诗歌反映了他一生的修行和感悟。这些诗歌不仅具有宗教色彩,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对个人修养和心灵境界的追求。

通过对《偈九首》的解读,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优美的文辞和深邃的思想,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道德和修行的宝贵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