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莫内翰五首 其四

试问同参参底事,华亭秋晚水如天。
离钩三寸无人会,风起芦花落钓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莫内翰五首·其四》是宋代诗人释慧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离去的感慨和不舍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更深入的分析:

  1. 作者简介:释慧空,宋代僧人,以诗名世,其诗歌多反映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2. 诗歌原文与鉴赏

  • 原文:“试问同参参底事,华亭秋晚水如天。”
  • 译文:试着问那同行的人,他究竟为了什么事情而来,在华亭这个地方到了秋天晚上,水面如同天空一般广阔。
  • 注释:“黄龙室内三关语”指的是佛法中的三种修行境界,即“破二障”后,能通达无碍,而“离钩三寸无人会”,意指悟道之人虽近在咫尺,却难以被世人理解。
  • 鉴赏:此诗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询问同行之人此行的目的,既显得亲切又充满好奇。接着通过对比秋日华亭之景与人,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末句则以禅宗用语点题,暗示了友人虽然悟道但未为世人所知的孤独。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华亭秋晚水如天”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背景。
  • 含蓄深沉:诗人并未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借景抒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情感深度。
  • 哲理意味: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修行的看法。
  1. 文化背景
  • 宋时文人雅士多有游历四方、结交天下名士之举,此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 佛教在宋代极为盛行,释慧空作为僧人,他的诗作中蕴含了浓厚的佛教色彩。
  1.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却显得相对匮乏。此诗可以提醒人们要珍视友情和陪伴,不要让误会和隔阂成为彼此之间的鸿沟。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忙于奔波,忽视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首诗可以激励人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送莫内翰五首·其四》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给予人们启示和感动。无论是对于古代文人的生活感悟,还是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寄托,此诗都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