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正信庵吴居士

心外有佛不名信,自心是佛亦非信。
信尽心亡佛亦非,那吒手把金刚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正信庵吴居士》是南宋诗人释慧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下面是对该作品及其创作背景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慧空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生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卒于二十八年,享年六十三岁。他十四岁出家,初师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他的诗歌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纂成二卷。
  2. 诗作原文:心外有佛不名信,自心是佛亦非信。信尽心亡佛亦非,那吒手把金刚印。
  3. 诗意解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中“心外无法”这一命题的理解。诗中的“心外有佛不名信”,意味着外在的佛像并不能直接被称呼为信仰或信教的对象。而“自心是佛亦非信”,则强调了内心的佛性,即使没有外在的佛像,内在的本性也是修行者应当追求和实践的。最后,“信尽心亡佛亦非,那吒手把金刚印”进一步说明了,真正的信仰不是通过外在的宗教仪式或是佛像来获得,而是通过内心对佛法的彻底领悟和实践。

《与正信庵吴居士》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佛教教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释慧空的思想及其在禅宗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和修行时,应更多地关注内在的心灵修炼和自我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