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中藏不得,黄梅夜半负将归。
而今卢老重拈出,便是山僧肩上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鸡足山中藏不得,黄梅夜半负将归。
而今卢老重拈出,便是山僧肩上衣。
《谢卢居士法衣 其一》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诗中“谢卢居士”指的是刘长卿的朋友谢卢,他是一位僧人。诗中提到“法衣”,是指僧人穿的袈裟。在古代,袈裟是一种僧人们专用的衣服,象征着他们的宗教身份和修行成就。因此,这里的“法衣”可能意味着僧人的修行成果或荣誉。
诗的第一句“闲居无一事,心地自清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虽然居住在寺庙中,没有世俗的事情干扰,但心境却非常平静和清澈。这反映了佛教教义中提倡的“内心清净”的观念。
第二句“何人能解此,唯有谢卢师”则表明只有谢卢这位禅师才能真正理解这种境界。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谢卢禅师的敬重和信任。谢卢禅师可能是一位有智慧和悟性的人,能够引导其他修行者达到这种境界。
第三句“我今不归去,唯愿谢卢师”表达了作者对谢卢禅师的依恋之情。他不愿意离开寺庙回到世俗生活中,只希望与谢卢禅师继续交流和学习。这反映了作者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谢卢居士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朋友间相互支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