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中藏不得,黄梅夜半负将归。
而今卢老重拈出,便是山僧肩上衣。
【注释】
谢卢居士:即僧志南,因居庐山西麓之谢家村而称。
法衣:袈裟,僧人的服装。
黄梅:指江西九江一带,这里泛指南方。
负将归:背着衣钵回南方。
今:现在。
重拈出:重新拿出。
山僧:山上的僧人。肩上衣:袈裟。
【赏析】
这首诗写僧志南对佛门的眷恋之情。
首句“鸡足山中藏不得”,意谓鸡足山中难以容身,暗示着僧志南欲离尘世而隐逸山林的心意。
次句“黄梅夜半负将归”,则表明僧志南决心已定,决定在黄梅时节离开。
三、四两句:“而今卢老(卢舍那)重拈出,便是山僧肩上衣。”是说如今卢舍那(唐代高僧)重新拿起袈裟(也就是法衣),这就说明僧志南即将离去,而僧志南也将这法衣作为自己的行装。“重拈”是重复提起,表示郑重其事,“便”是表示条件关系的意思。“肩”是扛,引申为背负、携带之意;“衫”是短上衣。“肩上衣”就是袈裟。这句诗的意思是:现在卢舍那又要拿起法衣来了,那么这件法衣就将成为我(僧志南)的行具了。
全诗以“法衣”为中心意象,表现了僧志南对佛法修持的虔诚和执着,同时表现了他的禅心,他愿意把袈裟背回家乡去传教。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朴素的表达,描绘了一个禅宗僧侣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于佛法修持的虔诚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这首诗语言平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让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充分体现了禅宗的特点——简约、直接、明了。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佛法修持的虔诚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