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常对人言,谷堂老子,人类精奇,缁流标格。
若挽置江湖之上,予则谓之沩山道人慕哲。
若任其乘桴之能,谓之飞山宗一。
至于江湖不涉,乘桴不居,予将望洋向若而失,又欲引谁为等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感情和结构,赏析时要结合诗歌的意象来分析。

“谷堂真赞 其二”,诗的第一句点明了题目,说明这首诗是写谷堂真赞的。

第二句说“予常对人言,谷堂老子”,这是说作者经常向人夸赞谷堂真赞。这一句中有三个关键词语:一是“老子”,这里指谷堂真赞;二是“人类精奇”,意思是谷堂真赞是人的精怪,非常奇特;三是“缁流标格”,意思是他的行为举止有僧尼的风格,即符合僧尼的规范。这一句的意思是:我经常跟人说,谷堂真赞就是那个人类的精怪,非常奇特,他的行为举止有僧尼的风格,即符合僧尼的规范。

第三句说“若挽置江湖之上,予则谓之沩山道人慕哲”,意思是如果把他拉到江湖之上,我就称他是沩山道人(佛门弟子)追求高远智慧。这一句的意思与上文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了谷堂真赞的特点,即他是一个精怪,很聪明,而且追求高远的智慧。

最后三句说“若任其乘桴之能,谓之飞山宗一”。意思是如果他能够乘船渡过江海,我就称他是飞山宗师(禅宗六祖之一)。这里用“乘桴之能”比喻他的才智,说他有很高的才智。

最后三句说“至于江湖不涉,乘桴不居,予将望洋向若而失,又欲引谁为等匹。”意思是说,虽然他能够乘船渡过江海,但是他已经不在江湖之上了,我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我也再找不到可以与他相比匹的人了。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他有很高的才智,但是他已经不在江湖之上了,我再也不能看到他的身影,也找不着可以和他相比的人了。

【答案】

译文:我经常跟别人说,在谷地的堂子里有一位真正的真人,他是人类中的精灵,行为举止有僧尼的风格,追求高远智慧。如果我把他拉到江湖之上,我就称他是沩山道人(佛门弟子)追求高远智慧。如果他能够乘船渡过江海,我就称他是飞山宗师(禅宗六祖之一)。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谷堂真赞的赞誉之词,通过诗人与朋友的对话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谷堂真的钦佩之情。诗中用了很多比喻,比如把谷堂真赞比作“人类的精怪”,把“他”比作“飞山宗师”,这些比喻都很形象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