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泽上人

出入丛林成岁月,养成大树没根栽。
东山老矣病且耄,为荫为凉待后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泽上人》是元代诗人柯九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元台州临海人。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学识渊博,善于书法和绘画,对古器物的鉴赏也有很高的造诣。
  • 诗歌原文:湖外三天竺,溪边九里松。禅心秋寺月,诗思晚林钟。齐己名无敌,支郎说有宗。京华同惜别,泽国几时逢。
  1. 诗歌内容
  • 首联:“湖外三天竺,溪边九里松。” 描述了西湖的美景以及松树的苍劲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打下了基调。
  • 颔联:“禅心秋寺月,诗思晚林钟。” 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虔诚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通过月光和林钟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静谧与超脱。
  • 颈联:“齐己名无敌,支郎说有宗。” 提到齐己和支郎两位僧人的名字,暗示了与这两位高僧的交往或对其的敬仰。
  • 尾联:“京华同惜别,泽国几时逢。” 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期望。
  1. 艺术特点
  • 意境营造: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古典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句用词讲究,音韵和谐,既体现了诗人的语言才华,又展示了宋代诗词的典雅风貌。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未来相逢的期待,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送泽上人》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对于学习和理解元代的文化与诗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