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三首 其一

蜀川老觉家潼川,怀中交子是铁钱。
三年听讲大慈寺,执卷问之不识字。
三年参禅大隋山,盖龟劫火犹颟顸。
瞿塘忽放铁船下,不问滟滪堆如马。
逆风使过荆湖南,焦荔林中来放憨。
同风莫倚闽与蜀,饮水更须防蛊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三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释慧空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与僧人的交流和对话,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示了自己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与僧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慧空,字支提天冠,生活在宋代,他的诗作《送僧三首》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2. 诗歌原文:“蜀川老觉家潼川,怀中交子是铁钱。”描述了僧人的出身背景及其持有的珍贵物品。
  3. 诗歌内容详解
  • 三年听讲大慈寺,执卷问之不识字:表现了僧人虽然年幼但已精通佛学,能够回答出许多深奥的问题。
  • 三年参禅大隋山,盖龟劫火犹颟顸:描绘了僧人在修行上的执着和坚定,即使在经历火灾等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放弃。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境深远:通过对僧人言行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超脱。
  • 用典巧妙:诗中使用了许多佛教典故和象征物,如“铁钱”、“铁船”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1. 文化价值
  • 宗教交流:这首诗展示了古代文人与僧侣间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交融,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
  • 哲学思考: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宇宙和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送僧三首 其一”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宋代佛教文学的重要文献。
  • 社会影响:这首诗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激励着人们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

“送僧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智慧相结合的诗作,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佛教文化的珍贵文献。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