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山居

古人缚屋山头住,十年不行山下路。
终朝两眼挂枯松,不忧无米但觅句。
满屋风声合雨声,半壁山云杂山雾。
于中只么过此生,犹胜时人三五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山居晚兴》是清代鄂恒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鄂恒是清代的官员,字松亭,清满洲正黄旗人,曾担任陕西知府等职。他的仕途经历丰富,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如《求是山房集》《味雪斋诗钞》等著作。
  2. 原文节选:空山绝人迹,终日不开门。落照当高树,炊烟带远村。渡头秋水涨,沙上暮鸦屯。月出田家约,陶然倒酒樽。
  3. 作品赏析:《拟山居晚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村晚景图。首句“空山绝人迹”点出了环境的幽静,没有其他人的打扰和干扰,为后文的描写铺垫。“终日不开门”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落照当高树,炊烟带远村”通过夕阳下的树林和远处村落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美。最后,“月出田家约,陶然倒酒樽”以月夜饮酒作结,增添了诗意的温馨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拟山居晚兴》不仅是一首反映诗人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画作。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古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崇尚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