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着子三十载。
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
阶前始芽今出屋,便是携篮走僮仆。
伴我东园看菜归,与汝煎茶剥柔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着子三十载。
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
阶前始芽今出屋,便是携篮走僮仆。
伴我东园看菜归,与汝煎茶剥柔玉。
《某得银杏不食种之庵前见者曰是三十年乃生公老矣能待之乎某不答作》是明代文学家袁宗道的作品。
袁宗道(1560年-1600年),字子舟,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朝后期文学家、史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兄袁宗立、弟袁宏道并称“三袁”,与兄袁宗道合称“二袁”。其诗学白居易、苏轼,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提倡“性灵说”,强调真情实感,主张文学为政治服务,认为文章要有益于世道人心。他的散文以议论为主,语言清新简练,风格朴实自然,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白苏集》、《白苏纪事》、《袁内翰别集》、《山居记趣》、《浣雪堂诗集》、《袁小修随笔》、《读史漫笔》、《枣林杂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