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惠知微

崇宁乙酉此时节,情与无情同出生。
绍兴甲子时不移,情与无情同入灭。
一生一灭无欠馀,末上露些端的别。
通身手眼不奈何,谓是西归谤吾友。
乞与诸方拄杖头,黑黑明明三八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惠知微》是宋代的文学作品,由释慧空创作于崇宁乙酉时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慧空:南宋时期的僧人,俗名陈东山,福州(今属福建)人。他生于公元1096年,卒于1158年。释慧空出家后,对文学和佛教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1. 作品原文与赏析
  • 原文内容:《悼惠知微》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悟。其中“崇宁乙酉此时节,情与无情同出生。绍兴甲子时不移,情与无情同入灭”这两句诗描述了万物的生与死,以及情感与非情感之间的相互交织与消逝。
  • 诗意赏析:该作品反映了释慧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比生与死的转换,诗人探讨了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法则。
  1. 文化与历史背景
  • 宋代文化: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释慧空作为南宋时期的僧人,其文学作品自然融入了这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 佛教影响:释慧空深受佛教教义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佛学思想的影子。例如,在《悼惠知微》中,通过对生死轮回的描绘,体现了佛教对生命轮回不息的阐释。

《悼惠知微》不仅是一首表达佛教哲学思想的诗歌,也是宋代文化和佛教思想交融的产物。对于研究宋代文学、佛教思想和历史文化的人来说,这部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