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印侍者广化开山歌

君不见东山老人僧中月,法惟直指初无说。
有众如云来不休,有饭如山供不彻。
印道人,善时节,不持应器循门乞。
只募同心一万人,请将大地为檀越。
或宽平,或曲折,与我福田衣不别。
二彼虽无施受心,万斛千仓从此出。
若见闻,宜猛烈。
莫守从前悭吝穴。
些儿信种落其中,遍界灵苗齐秀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印侍者广化开山歌》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为一位名叫广化的和尚饯别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视与不舍。下面将简要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内容概述
  • 在这首诗中,贯休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他的朋友,一个名为“广化”的和尚,即将离开去开辟新的山林。作为一位僧侣,他的离去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移动,更象征着他对精神追求的一次飞跃。
  1. 象征意义分析
  • 印章与佛法:在中国文化中,印章是权威和成就的象征。赠送给广化的印章,不仅代表了对他个人佛法修为的认可,也预示着他在新环境中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树木与成长:树木的成长象征着一个人从幼年到成熟的过程。在这里,树木被用来比喻广化的人生旅程,意味着他将像树一样经历风雨,但最终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1. 艺术手法探讨
  • 使用典故与比喻:贯休通过将广化比作即将开花结果的树木,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现象来隐喻广化未来的发展。这种文学手法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 情感表达:诗中的离别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分离,更是情感上的割舍。诗人通过深情的文字传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 文化背景与影响
  • 宗教色彩:作为佛教徒,贯休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首诗也不例外,反映了佛教对于生死、涅槃等主题的深刻理解。
  • 社会功能:此类文学作品在社会中起到了传递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作用,通过故事或寓言传达给读者,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

《送印侍者广化开山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也是一幅画,充满了象征和寓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