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东山老人僧中月,法惟直指初无说。
有众如云来不休,有饭如山供不彻。
印道人,善时节,不持应器循门乞。
只募同心一万人,请将大地为檀越。
或宽平,或曲折,与我福田衣不别。
二彼虽无施受心,万斛千仓从此出。
若见闻,宜猛烈。
莫守从前悭吝穴。
些儿信种落其中,遍界灵苗齐秀发。

注释:

君不见东山老人僧中月,法惟直指初无说。

有众如云来不休,有饭如山供不彻。

印道人,善时节,不持应器循门乞。

只募同心一万人,请将大地为檀越。

或宽平,或曲折,与我福田衣不别。

二彼虽无施受心,万斛千仓从此出。

若见闻,宜猛烈。

莫守从前悭吝穴。

些儿信种落其中,遍界灵苗齐秀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寓言诗。诗人以送别印道人为题,通过描绘印道人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

首句“君不见东山老人僧中月”是说,我不相信那些表面看起来清高脱俗的僧侣都是真正的修行者。他们表面上像明月一样高洁,但内心却隐藏着贪婪和欲望。这种虚伪的修行方式只会让人失去真谛,陷入无尽的迷茫之中。

接下来两句“有众如云来不休,有饭如山供不彻”进一步揭示了印道人的虚伪本质。他表面上有很多追随者,但实际上这些追随者只是为了追随他的名声和利益。他们像云一样不断涌来,又像山一样不断送来食物,但这些东西并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贪欲,反而让他们更加空虚和不安。

第三句“印道人,善时节,不持应器循门乞”则是对印道人行为的讽刺。他认为佛法是一种智慧和修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因此,他不需要任何器具或者礼物就可以得到信徒们的尊敬和供养。这是一种虚伪的禅让精神,让信徒们误以为只要虔诚地追随他,就能得到真正的佛法智慧。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印道人行为的进一步揭露。他指出印道人虽然表面上有很多追随者,但实际上这些人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他们没有真正的信仰和理解,只是被印道人的名气和利益所蒙蔽。他们的行为就像万斛千仓一样,充满了贪婪和吝啬。

最后两句“若见闻,宜猛烈。莫守从前悭吝穴。些儿信种落其中,遍界灵苗齐秀发。”则是对印道人行为的批判和警示。他认为信徒们应该勇猛精进,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被过去的狭隘观念所束缚。只有真正理解佛法的智慧和内涵,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印道人形象和行动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贪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智慧和内涵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