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上人归故山

泯泯众人中,不与一人共。
阒尔居闲房,俨若临千众。
是谓有恒人,一心无二用。
东山早尝学,身行而口诵。
久之如善射,纵横无不中。
魔外作姻亲,蛇虎为伯仲。
离歌无可言,出此以为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德上人归故山》是唐代诗人姚合所创作的一首五律诗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以“慈恩塔上名,昨日败垂成”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寺庙中经历失败后,仍不放弃的情景。这既表现了僧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描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赁舍应无直,居山岂钓声”,表达了对僧侣隐居生活的赞赏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越。

诗中还涉及了诗人自身的感悟与生活哲学。“半年犹小隐,数日得闲行”展现了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仍保持着一定的隐逸之心。“映竹窥猿剧,寻云探鹤情”则透露出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通过自然来寻找心灵的宁静。

诗歌通过对花、酒、药、茶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清简自适的生活方式。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禅意和诗意。姚合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表达隐逸情怀的佳作。

《送德上人归故山》作为唐代诗歌的佳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姚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美学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