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

鬼箭南山射石虎,神锋北岳刺骊龙。
好是满堂霜月夜,寒冰出火旧家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是宋代释普宁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展现了林下衲僧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遵循规矩的生活方式。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

  1. 原文
  • 昨日晴,今日雨。春夏交承,时节顺序。一似林下衲僧,不越规矩。三月安居,克期而取。西天以蜡人冰,云峰以铁弹子。建长亦有一条活路,饥则餐,渴则饮,闲则坐,困则眠,以此为据。诸人但任么参,决不赚忤。
  1. 译文
  • 昨天还是晴朗的天空,今天就变成了下雨的天气。春夏交替,季节更迭,就像林下衲僧的生活一样,不超出规矩。三月里进行安居修行,按时取用物品。西天的僧人用蜡制成雕像来制冰,云峰的僧侣使用铁弹子作为武器。建长寺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饿了就去吃饭,渴了就去喝水,有空就坐着休息,累了就去睡觉,这就是他们的生存法则。大家只需随便参禅打坐,就不会被欺骗。
  1. 注释
  • 这首诗中出现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蜡人冰”和“铁弹子”,这些词汇都与佛教禅宗有关,反映了作者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1. 赏析
  • 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释普宁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无论是春夏交替的季节变化,还是日常生活的点滴,都应该遵循规矩,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禅宗的精神,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1. 评析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还通过这些现象表达了禅宗的生活智慧。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得诗歌既具有哲理性,又不失趣味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背景
  • 释普宁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禅师,他的生平经历丰富多样。他出家于蒋山,跟随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学习佛法。在理宗绍定、端平年间,他曾担任侍者随师学习,并在径山等地参禅修行多年。后来,他游历了许多寺庙,包括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它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深邃的禅宗理念,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