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身中丈六衣,斩新拈出恰相宜。
长针短线君看取,节角请讹我自知。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咏物为题,借物喻理,表现了作者的禅意和高洁品格。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一钵千家饭,孤篷万里风。
手携阶下月,发为世间僧。
具体赏析如下:
首联“一钵千家饭,孤篷万里风”描绘了一个孤独僧人的形象。他只带一钵之食,独自行走在万里长路上,这种生活艰辛却充满诗意。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颔联“手携阶下月,发为世间僧”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形象。他手持阶下的月光,将头发染白变黑,成为世间的僧人。这里的月光象征着宁静和美好,而白发则代表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仰看山不厌,低听水无声”则是对前两联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山和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他不仅欣赏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还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与世界和谐共处。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一》通过对一个僧人的生活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