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边泛渺茫,一堤寒绿看垂杨。
谁知业债难逃避,开眼堂堂入镬汤。
【注释】
1、西子:西湖的美称。
2、业债:佛教语,指人世的罪孽。
3、开眼堂堂入镬汤:开眼就是睁开眼睛,比喻醒悟过来。入镬汤,即下油锅。比喻罪大恶极而受惩罚。镬(huó音火),古代的一种炊具,形状像锅。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借泛舟西湖以喻人生。诗人用西湖的景色来作比喻,说明人世间的种种罪恶就像被投进沸水里一样不可逃脱。
首句“西子湖边泛渺茫”,点明地点。西子,这里是指西湖,因有传说西施曾在西湖浣纱而得名。西子湖在杭州,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二句“一堤寒绿看垂杨”,写泛舟时所见景色。一堤,指西湖边的一条堤岸。寒绿,是说堤岸上杨柳的叶子已经发黄变老。杨柳依依,春光已逝,故有“一堤寒绿”之叹。
三句“谁知业债难逃避”,直陈题意,揭示全诗主旨。业债,佛家语,指人世的罪孽。这句是说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孽,因此无法逃避。
后两句“开眼堂堂入镬汤”,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开眼,就是觉醒,觉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罪孽。堂堂,形容罪孽的严重性,不可轻视。入镬汤,是比喻罪大恶极而受惩罚。这两句是说一旦清醒过来,就会像落入沸水一样无法逃脱,遭受应有的惩罚。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态度。他以西湖景色为喻,揭示了人世间的种种罪恶,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沉迷于世俗之中,否则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