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竞赏元宵,佛陇百无一有。
管宴虽愧空疏,宾主不分新旧。
陇头月助放光明,谷口松编排节奏。
春风舞袖乐升平,不知身在然灯后。
【注释】
①偈颂: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一种韵文。“偈”是梵语的音译,原意是“颂”,即歌咏的意思;“颂”是梵语的音译,原意为“诗”。后因之泛称诵佛经时所唱的歌或吟咏的文字。
②陇头:山岭的顶端。
③谷口:山间口。
④乐升平:形容生活安乐和平,没有战争。
⑤然灯:燃灯,这里指元宵节放灯。
⑥身在然灯后:比喻自己虽然在灯会里看热闹,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元宵夜赏灯的诗歌。全诗通过对元宵之夜繁华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欢乐和世俗繁华的淡泊心态。
首句“人家竞赏元宵,佛陇百无一有”,描写了人们争相观赏元宵灯节的场景。这里的“争”字,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喜爱与重视。而“佛陇百无一有”则通过夸张的方式,表现出元宵节夜晚的热闹非凡。
第二句“管宴虽愧空疏,宾主不分新旧”,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氛围。这里的“管宴”,指的是管理宴会的人,他们虽然感到有些惭愧,但仍然尽力营造一个欢快的氛围,让宾客们能够尽情享受这个节日的喜悦。而“宾主不分新旧”,则表明在这个节日里,无论老少男女,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快乐。
接下来的两句“陇头月助放光明,谷口松编排节奏”,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色彩。这里的“陇头月”,指的是山岭顶部的天空,它照亮了整个山谷,为人们带来了光明。“谷口松”则是指山间的口子,那里的松树排列有序,为人们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整个诗歌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两句“春风舞袖乐升平,不知身在然灯后”,则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快乐的淡泊态度。这里的“春风舞袖”,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元宵节夜晚欢庆的场景,仿佛被春风带动着舞动手臂。而“乐升平”则意味着人们在这样的节日里感到快乐和满足。然而,诗人却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感叹自己在灯会里看热闹,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繁华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欢乐和世俗繁华的淡泊心态。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自身感受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