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八十五

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八十五》是一首由释慧远所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学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涵:

  1. 诗歌主题
  •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体现了佛学中“因问因答”的教学方式。
  • 诗中提到“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描绘了一个禅宗公案,即文殊菩萨向维摩诘提问,而维摩诘却保持沉默,不回答。这反映了禅宗对于言语和思维的超越。
  1. 思想内涵
  • 诗中的“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暗示了修行者在生活中经历的种种困苦,以及通过冥想达到的精神解脱。
  •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可能象征着佛教对世俗欲望的超脱。
  •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则可能是指世间万物都是由无数细微之处构成的,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包含着复杂的真理。
  •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得失也能淡然处之,享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含义深远,充满了哲理。
  •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诗意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布袋”、“饮光”等,既富有象征意义,又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1. 文化影响
  • 该诗在历史上被多次引用和传颂,成为后世学者研究佛学的重要资料。
  • 许多寺庙和佛教文化场所都会展出或诵读这首诗,以弘扬佛教文化和传统美德。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八十五》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佛学思想的宗教经典。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体验心灵的宁静和平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