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牯问狸奴,虚空酬万象。
电激不停踪,谷虚谁答响。
啐兮啄兮,清机历掌。
回头𨍏轹范秦时,舌上葛藤长万丈。
颂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介绍
《颂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是宋代诗人释昙贲的一首杂言诗。在这首诗中,释昙贲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佛学思想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思和禅意的作品。
从诗的内容来看,“白牯问狸奴”寓意深刻,通过自然界中的白色牯牛(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向一只狡猾的狸奴提问,象征着人世间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以及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虚空酬万象”,则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与宇宙万物相互呼应的境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洞察一切的智慧态度。“电激不停踪,谷虚谁答响”,则是通过对电光火石般快速变化的现象的描述,来隐喻人生中瞬息万变的情感和思想。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和拟物的修辞手法,使得诗中的对象仿佛拥有了生命和情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回头𨍏轹范秦时”,这里通过“回头”这一动作,暗示了对过去的一种反思和超越,而“舌上葛藤长万丈”,则是以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思想之深、智慧之广。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释昙贲展现了一种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诗中的“电激不停踪,谷虚谁答响”等句子,不仅仅是对物理现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这种将自然科学现象与哲学思考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颂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哲学作品。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释昙贲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师,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状态,也体现了禅宗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特别是在宋代,禅宗思想与文人墨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释昙贲的诗歌正是这种联系的产物。通过对释昙贲及其诗歌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的文学风貌,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
《颂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深邃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和禅宗思想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