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拾得赞

指东画西,眼笑眉垂。
心似秋月,发如乱丝。
吟句不成句,题诗不是诗。
丰干轻饶舌,败缺一时知。
善哉苦哉,敢称七佛之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山拾得赞》是释梵琮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佛教文化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寒山拾得赞》的作者释梵琮,是宋代的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都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连,其诗作多反映了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和表达。
  2. 文学价值:《寒山拾得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和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寒拾相逢便拍肩,双收双放笑掀天”形象地描绘了两位隐士间的深厚友情,而“露出寻常茗菷边”则暗示了禅宗生活中的平淡与超脱。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使得该作品在文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 文化意义:在佛教文化中,寒山与拾得被视为“和合二仙”,象征着和谐与圆满。他们手持的物品如荷花和盒子,都有深厚的象征意义。荷花代表并蒂莲,意味着夫妻和睦;盒子象征好合,意指婚姻美满。此外,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大吉大利。这些元素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诠释,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4. 艺术特色:《寒山拾得赞》以其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诗中的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能够引人深思。同时,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社会影响:作为宋代的诗词代表作之一,《寒山拾得赞》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其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寒山拾得赞》仍被广泛传颂,其影响不仅限于学术界,也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寒山拾得赞》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