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十二

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
三分光阴二早过,普天匝地逐春忙。
辜负春光,肠断春光。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七十二是一首出自佛教经典的诗歌作品。它由唐代诗人寒山和拾得创作,表达了他们对人生、世界及修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苦乐交织,以及修行者在红尘中寻找真理的过程。

此诗通过对比“心”和“口”的关系来阐述修行的重要性。诗人指出,虽然口能说,但心却无法完全表达。这象征着言语虽能描述外在现象,却不能触及内心的真实感受。因此,修行者需要通过静心观察来深入理解内心,从而达到真正的觉悟。

此诗强调了无常性是修行者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诗人通过描绘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指出这些变化无常且难以预测,使得修行者感到困惑和不安。然而,正是这种无常性促使人们去寻找更深层次的真理和意义,从而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此诗还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人认为,尽管世俗生活充满诱惑和纷扰,但修行者不应被其束缚。相反,他们应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被外界所动摇。这种超然的态度有助于修行者更好地观察和领悟生活中的点滴,从而获得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此诗也传达了一种对于未来的乐观和信心。虽然修行的道路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地修炼自己的心性,就一定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激励着读者不断前行,克服种种障碍,最终实现心灵的解脱。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十二”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它不仅反映了佛教修行的艰辛与智慧,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