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
三分光阴二早过,普天匝地逐春忙。
辜负春光,肠断春光。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诗句解读
- “一切声是佛声”:这里的“一切声”,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所有声音,包括风声、水声等。而“佛声”则是指佛教中的禅定之音,即心无杂念时的声音,这里用以象征那些看似平凡却又能触动心灵深处的声音。
注释:“一切声”代表世间所有声音,而“佛声”则代表一种超越世俗的心灵之声。这种声音在常人的生活中并不显眼,但在修行者看来,却是最动听的。
- “一切色是佛色”:这里的“一切色”同样指的是世间所有的颜色。而“佛色”则是佛教中描述佛陀所显现的颜色,通常被认为是纯净无暇的白色。
注释:“一切色”代表世间所有的色彩,而“佛色”则是佛教中对佛陀所显现之色的赞美,通常被认为是纯洁无暇的白色。
- “三分光阴二早过”: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在这里,“三分光阴”可能指的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而“二早过”则意味着这个时间段已经过去一半。
注释:“三分光阴”可能指的是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段,而“二早过”则表示这个时段已经过去了一半。这暗示着时间的宝贵和流逝的迅速。
- “普天匝地逐春忙”:这里的“普天匝地”形容了春天到来时的生机与活力,整个大地都被春天的气息所充满。而“逐春忙”则描绘了人们忙碌的景象,他们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而忙碌着。
注释:“普天匝地”形容春天的气息覆盖了整个天地,而“逐春忙”则描绘了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忙碌的场景。
- “辜负春光,肠断春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其中,“辜负”和“肠断”都是表达失望和悲伤的情感。
注释:“辜负”表示错过了美好的春天景色,而“肠断”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深切悲痛。
- “杏园啼百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杏园里的百舌鸟在春日的阳光下欢快地歌唱。
注释:百舌鸟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以其清脆的歌声著称。在春日的阳光下,百舌鸟自由自在地歌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谁醉在花傍”:这句诗以问句形式结束,表达了对于春天美景的赞叹之情。
注释:这句诗以问句形式结束,表达了对于春天美景的赞叹之情。
译文:
所有的声音都像是佛的声音,所有的颜色也都像是佛的颜色。
时间匆匆,仿佛过了三分之二就已经过去了,全天下的人都在忙着追逐春天。
我深感遗憾,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光,心里充满了痛苦。
在杏花园中,百舌鸟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欢快地歌唱,不知疲倦。
是谁沉醉在花香旁?